老鼠拱象鼻是昌乐一带流行的民间兽棋。起源于民国时期,解放后盛行。尤其是20世纪50-60年代,是青少年最喜欢,开展最普遍的娱乐活动。棋子多用纸板做成。
此活动形式跟象棋、军棋有相似之处,但更类似军棋。每个子儿有定量杀伤能力,不似象棋同级别间均可相互杀伐。
对峙双方在棋局中各据一方,起点相同。排列棋子数量相同,兵力均等,排列棋子与军棋略同,采用暗子列阵,兵力布署由自己揣摩调度。在行棋过程中,逐渐展示出用兵阵势。
棋子分别为大象、狮子、老虎、豹子、狗熊、狼、狗、狐狸、猫、老鼠十种动物,并依次相尅。大象为顶级杀手,狮子次之,老虎再次……老鼠为杀伤链条中的最末端,除大象外,谁也能杀死它,但它却是大象的克星,能拱进大象鼻子制服大象。所以在行棋过程中,对无用的老鼠则须着力保护,以备对付威力巨大的大象,因此定此棋名为“老鼠拱象鼻”。
此棋虽然棋子数量较少,杀伐手段简单,但力量搭配阵势可千变万化,锻炼整体协调思维能力,深受少年儿童喜爱。好动脑筋的聪明孩子易获胜。此活动是展现儿童聪明才智的窗口,跟象棋、军棋一样有陶情益智的功能。
近年来,受象棋、围棋等棋类普及的影响,老鼠拱象鼻已不再普遍流行。但仍有部分学龄儿童热衷此项活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