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 昌乐县图书馆欢迎您!
网站首页
图书馆概览
服务指南
新闻资讯
新书推荐
数字资源
昌乐文史
在线咨询
 
 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昌乐文史 > 昌乐非遗
 
民谣
2020-06-19 阅读次数: 685

在民间广泛流行的民谣,反映了昌乐先民的生活情趣、道德理念和历史积淀,是劳动群众集体创作的精华。虽充满泥土的气息,却朗朗上口,人人喜爱;虽系乡土野花,却结构严谨、思想鲜明,反映出人们鲜活的社会生活。不同的历史时期,产生不同内容的民谣,以表达各个时期、各阶层人民的意愿和心声。如反映旧时颂扬伦理道德的《十劝人》:

一劝人,论世情,当家之人你是听。

为人熬下儿和女,不要两样来待承。

一样儿女两样待,大伙儿说你心不平。

你知道谁孝谁不孝,你知道哪个养老来送终?

二劝人,婆婆听,支使媳妇要珍重。

新来的媳妇年纪小,闲来无事别告讼。

不会的营生教着做,学来学去做得精。

众位不信想一想,哪里的婆婆有天生。

三劝人,兄弟们听,兄尊弟让是正经。

家里有父靠父主,家里无父靠长兄。

赶集上店大哥去,锄田包垄兄弟们应。

姜公九世没分家,留下美名传万冬。

四劝人,妯娌们听,妯娌之间别互争。

接人待客大嫂去,烧火忙饭弟妹应。

不会的营生学着做,别叫爹娘把气生。

五劝人,小姑听,妹妹别和嫂嫂争。

虽然哥嫂有不是,爹娘手里来瞒哄。

爹娘老了不管事,还得哥嫂来迎送。

六劝人,学生听,爹娘花钱把你供。

你在学堂把书念,不要逃学不用功。

念书的人儿功名大,光宗耀祖正门庭。

七劝人,都详听,不要暗地耍聪明。

爹娘有了大家有,浪荡公子不长久。

自己觉着做得妙,没有哪堵墙不透风。

八劝人,公子们听,官粉巷里莫胡行。

金银财宝花了个净,赶啥时候填满那个坑,

露水夫妻不中用,从小的夫妻有恩情。

九劝人,莫赌钱,赌钱的人儿万人嫌。

爹娘老了主不硬,老婆孩子跟着穷。

虽说不敢守着骂,背地后里尽嘟哝。

十劝人,你听真,不要欺贫攀富人。

人穷不能穷到底,富的也不能扎就根。

全家和睦加油干,黄土地里也生金。

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儿歌(小巴狗):

小巴狗,上河崖,湿了袜子湿了鞋;

娘又不给做,媳妇还没来,寻思寻思好苦差。

在我国古代文论中,民谣一向被称做“风谣”或“风”。所以把民谣说成是“风”,是因为民谣总是伴随着时代的脉搏和变迁,能动地反映时代和社会的面貌,对世事和世相及时作出来自社会底层的评判。前苏联的高尔基曾说过:“从远古时代起,民间文学就是不断地和独特地伴随着历史的。”总之,民谣是民心的反映,而民心其实就是民众群体的意志,它有自己的运动规律,向来不受统治阶层主观意志的左右,不受主流舆论导向的影响。所以,民谣也就受到历来统治者的重视,也就有历代都实行的“采诗”制度,由专人采集民间流传的民谣以供上层统治集团参阅,了解民心的背向,及时修改和调适自己的政策政令,保全当朝政权的长治久安。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国情研究。

民谣的功能不可低估,特别是对于社会时弊的针砭,可谓切中要害,入木三分。因此,有进一步整理和挖掘的必要。

 
 
昌乐县图书馆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by Changle Library 鲁ICP第1234564号
地址: 山东省 潍坊市 昌乐县 新昌路1357号 电话: 0536-6276505
您是第:160 位访问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