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丘镇古城村东北角的城墙,有一段修筑得比周围其他城墙高出一大截的平台,平台上有一块两米多高浑圆细长的黑石头。人们在七八里之外就能望到它,好像一个人站在高处向远处眺望,这就是望儿台。
早年间,在这个村子里,有一户姓王的人家。父亲早年过世,只剩下王妈妈和儿子王双。王双生得聪明伶俐,王双不但听母亲的话,种地、念书都是好样的。
王双18岁那年,四书五经、诗词歌赋无所不通。这年秋,王双进京赶考,王妈妈东借西取为儿子备足了盘缠,眼含热泪送出北门。儿子走远了,她又爬到城墙的最高处极力向北张望,直到两眼昏花,看不到儿子的背影了,才慢步回家。
可天有不测风云,王双乘船赶路,帆船渡海时遇到特大风浪,将船打翻了,船上的人全部葬身鱼腹。
可怜的王妈妈不知儿子遇到了不幸,天天到北门城墙上等儿子回来。眼看就要到年关了,老人家没有心思置办年货,白天黑夜地想儿子。黑夜睡不着觉,从晚上坐到天亮,哪怕听到一点动静,也以为是儿子回来了,赶紧跑着去开门。时间久了,她的两眼熬得血红血红的。每天做熟了饭,她都先爬到城墙上选那最高的地方,踮着脚尖向北张望,喊着:双儿,双儿……
年后,她还是天天爬上城墙,站在平台上盼儿子,嗓子早已喊哑,只是瞪着干枯的双眼,她像石人一样,手搭凉棚,向北望着。几年过去,孤苦伶仃的王妈,一直也没有盼到自己的亲骨肉,自己却铁铸般地钉在了那高台上。年深日久变成了这块石头,被叫作望儿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