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 昌乐县图书馆欢迎您!
网站首页
图书馆概览
服务指南
新闻资讯
新书推荐
数字资源
昌乐文史
在线咨询
 
 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昌乐文史 > 昌乐非遗
 
卧牛石村的传说
2020-06-09 阅读次数: 1068

昌乐白塔一带有句俗语:“皇牛何处去,依在卧牛石”。

相传,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年曾是放牛娃。有一天他赶着牛由西北方向朝虎头山一路而来。到现在的高崖库区卧牛石一带,见这里草青水碧,岭竣气爽,多日不再离去。暑日中午,大多在此地盘牛歇息。时间长了,以至牛粪成堆。数年后,当朱元璋坐上天子龙墩,忽然一夜间,成堆的牛粪连片变为大黑圆石,形状酷似卧牛,蔚为壮观。

原卧牛石村并没有住户,不知何年何月,一个艾姓和一个魏姓的能人周游各地,来到此处。见这里后有长岭为依靠,前有光滑连绵的黑圆石为盘点,圆石间青草茂盛,一片碧绿,知此地必是宝地,便居住下来。年久日长,居民越聚越多,耕植桑麻,六畜并举,逐渐成为富裕之村。在六畜饲喂中,艾姓和魏姓的最善养牛,喂牛成为村落的当家产业。卧牛石村人从此形成“爱喂牛”的习俗,至今村中耕牛和奶牛特多。

村落大了,牲畜多了,原来的山泉已不够用了,大伙在为水着急。明朝某年,春暖花开,霏霏细雨,村南连绵光滑的黑圆石中,一特大黑石忽然开始蠕动。转眼之间,一头大黑牛从圆石堆中窜出,朝天一声吼叫,用头顶双角猛力向下一拱,拱出一条深沟,清水湍流,哗哗而出。

此后,村子才得了“卧牛石”的名字。二十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附近的石匠锤凿并用,把连绵的黑原石粉身碎骨,当作建筑材料用。大部分黑圆石在那个时候基本毁掉。大黑牛的传说也渐渐淡化。不知是啥原因,卧牛石村在那个年代变穷了,家家户户连吃饭都成了问题。

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,卧牛石村养牛之风重新兴起。村人四路进财,八方有商,交通便利,户户小康。剩余的黑原石受到人们的保护。卧牛石村人高兴地说:“大黑牛,又回来了!”

 
 
昌乐县图书馆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by Changle Library 鲁ICP第1234564号
地址: 山东省 潍坊市 昌乐县 新昌路1357号 电话: 0536-6276505
您是第:217 位访问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