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 昌乐县图书馆欢迎您!
网站首页
图书馆概览
服务指南
新闻资讯
新书推荐
数字资源
昌乐文史
在线咨询
 
 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昌乐文史 > 昌乐非遗
 
焦姑与焦姑墓的传说
2020-06-09 阅读次数: 792


在昌乐县乔官镇常家庄村西北一里处,有两处紧挨着的大墓,占地数丈。说起这两座墓的来历,还有一段悲凄的传说故事。

据现存的清同治十一年三月而立的重修孝女祠残碑记载,北宋末年,此处有个叫秦家庄的村子。村内有位熟读诗书、满腹经纶的老秀才焦之成,膝下一子焦钦,娶妻周氏。老秀才除耕种着几亩田地外,还兼做教书先生。别看老秀才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,却满脑子忠君报国思想。当他听说金人南侵,北宋灭亡,徽钦二帝被掳北去后,便闭门谢客,不管是在家里家外,从不谈论金人之事。

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六月,儿媳周氏生下一女,取名淑贤,这多少让老人脸上添了点笑容。几年后,他听说抗金英雄岳飞被害身亡后,随着复国梦的破灭,不久便含恨而亡。老秀才死后不几年,本来年轻力壮的儿子焦钦也暴病身亡。一个殷实的耕读之家,几年功夫便家破人亡,只剩下周氏和女儿淑贤相依为命,母女俩靠织席糊口艰难度日。

几年后,姑娘淑贤出落成一位端庄秀美的少女。邻村一商家子弟贪恋焦女淑贤的美貌和贤惠,欲娶她为妾。当时家族中的几位长辈贪图人家的钱财,几次上门威胁利诱逼焦女出嫁。为了奉养母亲,断绝族人的念头,焦女便“断发污面,誓不从嫁”。

这年春夏之交,母亲周氏忽患重病,几天汤水不进,急得焦女欲哭无泪。一日周氏突发奇想,想吃新麦子面饽饽。当时焦家在村北有块叫焦团坡的地,地里的麦子刚刚开花,离成熟还得二十多天。焦女看着躺在炕上气息奄奄的母亲,愁得不吃不喝,天天跑到麦地里悲哭。也许是她的悲声和孝心感动了天地,不到三天时间,当别处的麦子刚刚谢花时,焦家的几亩麦子却籽粒饱满一片金黄了。时至今日,此地块的麦子总比别处的早熟十天至半个月。周氏吃上新麦子饽饽后,病竟奇迹般的好了。

又过了数年,风烛残年的周氏,在女儿的精心照料下无疾而终。母亲死后,焦女变卖了全部家产,在众乡邻的帮助下安葬了母亲。母亲过世后,焦女便靠给人家织布度日。三年孝满,在一个风清月明的夜晚,终身未嫁的焦女悄悄来到母亲坟前,大哭一场后,无牵无挂地自缢于坟前一棵古柏上。

乡亲们感念焦女的孝心,自发为她在其母坟旁修了座孝女墓,并建了一座孝女祠,以此教诲子孙后代,要以焦女为榜样,对父母长辈要感恩尽孝。焦姑的传说在这一带家喻户晓,经年不衰。

那片被焦姑的孝心感动而麦子早熟的地块,便是昌乐八景之一“黄村黍熟”的传说起源地。

 
 
昌乐县图书馆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by Changle Library 鲁ICP第1234564号
地址: 山东省 潍坊市 昌乐县 新昌路1357号 电话: 0536-6276505
您是第:17 位访问者